☆電瓶故障原因大解密☆
汽車故障原因,電瓶居首,你知道為什麼嗎?
汽車新科技對汽車電池的影響你一定要知道--
汽車電裝系統之發展歷史,可區分為以下四個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基本需求期:1970年之前,汽車電裝件僅可發現車燈照明、喇叭、收音機、電風扇等最基本之配備。
第二階段✪初期發展期:1970-1980年間,基本電子零件開始被安裝於汽車上,比如音響、電子點火、定速行駛、煞車防滑系統(ABS)等。由於這些基本電子零件的導入,車廠開始要求提高電瓶的儲備電能,以滿足用電需求。
第三階段✪單元件電腦導入期:1990年開始,引擎動力控制系統(ECM)、旅行電腦、遙控防盜系統、車用電話、電子儀表等單元件電腦控制系統大量裝在汽車上,電池必須再增加電池電能,以確保汽車的性能。目前台灣售服市場(AM)維修之車輛,大都仍是配備這些單元件電腦系統之汽車。
第四階段✪車載電腦系統整合期:約在2005年區域網路控制系統(CAN bus)開始應用於汽車上,它結合了煞車/轉向/車身/防撞/防盜等系統及無鑰匙感應起動系統、衛星定位系統、駕駛資訊系統,使當前汽車的功能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變成一部“行動資料庫”,卻也因此增加了汽車用電的需求。2012年開始,由於歐盟節能及環保法規之要求,歐洲最新生產之車輛汽車加裝更多節能系統(如怠速熄火再起動系統 Start Stop System)及環保監控系統(排碳量須達到每公里120公克)與汽車上的區域網路系統配合,結果使一部汽車的耗電量大大增加。
由於傳統加水及免加水鉛酸電瓶的設計已無法滿足快速增加的用電需求,自2006-2007年以後歐美日所生產的車載網路控制系統(CAN bus) 汽車開始使用“加強版鉛酸電瓶”,配置怠速啟停系統(Start-Stop)的歐洲車也採用能承受經常性深度放電的AGM電瓶,以有效提升電瓶使用壽命並提供電瓶更快速的回充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zcar 的頭像
    pzcar

    pzcar

    pzc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